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涤明:举报人的孤独折射反腐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2日07:40  汉网-长江日报 微博

  □ 马涤明(内蒙古 职员)

  “全国优秀警察”、“湖南十大杰出青年”、现任张家界市城管局副局长的龚厚钦实名举报该市市长赵小明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在湖南官场引发了轰动。龚厚钦成名了,但也有代价——如今同事见了他都不敢当面打招呼,在湖南官场他显然成了“异类”。(12月1日《广州日报》)

  在官方没有给出结论之前,我们无法判定赵小明市长有无经济问题,也不知道龚厚钦的举报是否属实。可是,在不知道孰是孰非的情况下,举报者却先孤独起来了。说市长在孤立举报者,并没有任何依据,但以最基本的官场文化而言,无需当权者说话或暗示,同僚们会作何表现,并不难理解。

  下级举报上司,成本很高;实名举报,成本更高。从报道的情况看,市长好像并没有难为举报者——他仍在上班,工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人找他谈话,应该说,他的举报权利是得到了保障的。可是,举报者在当地论坛不但被“禁止发言”,而且“无权浏览”。没有证据显示是被举报者做了什么,然而这种种迹象无不喻示着发展的态势:如果举报者最终赢了,还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输了,哪怕是不输不赢,怕是也很难回归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了。

  反腐需要个体的参与,知情人的举报更是反腐的宝贵资源。举报人的孤独,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反腐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孤立与压力,一般举报者多会知难而退。

  龚厚钦举报赵小明,不管是否源于二人之间的矛盾,现在早已不是他们二人间的事情了。假定举报属实,那么,折损的或许不只是被举报者一人,至少还有反腐不力的公信问题。而这种因素会不会影响到事件的发展方向,是不是造成举报人孤立的原因之一,则是一个更加沉重的问题。归结为一句话:举报是否属实是一个问题;“孤独的举报者”现象则是另一个问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